上大附中打造新研究性学习空间3.0

创建时间:  2019/04/08  梁志峰   浏览次数:   

3月21日,由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宝山教育局主办的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研究型课程交流与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科训处副主任汪玥辉老师以“校园之变”为主题做大会发言。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以“人人皆可资优”为教育理念,“学会做人、学做学问”为育人目标。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学习时空,架设资优生个性化培养路径,鼓励每一位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校的研究型课程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0阶段——特色创建:2010年学校参与“上海市创新素养人才培养项目”,确立了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

2.0阶段——环境建设:借助创新实验室、区STEM试点校、创新教育学科基地等建设,尤其是同上海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的深入对接,打造校内外跨学科的创新教师团队。

3.0阶段——新学习时空:校内研究性学习指导已涵盖机电工程、数学建模、物理实验、生物环保、应用化学、信息技术、人文社科等各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同时借助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进行项目管理和学生学习轨迹分析。

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根据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的统计和分析,近三年,我校共有1000多名学生、149名教师投身于研究性学习的队伍中,开展了1647项学生课题,校内呈现出“人人皆是研究者”的学习氛围。上附学子的研究成果也在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崭露锋芒。3月23月至24日,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我校有近百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申报此次大赛。最终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获得一等奖4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47人的优异成绩,同时,我校夏曼华老师申报的《基于数字化实验平台开展高中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获得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一等奖,经专业评委考核,最终入围全国创新大赛。


在研究性学习全员参与的推动下,学校教育正改变着传统教育重应试、轻实践的现状,为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已建成了机电工程、F1赛车、伟长创客中心等创新实验室,与上海交大、同济、华师大、上大等院校专业合作,并承担了创新实践工作站工程实践点的任务。此外,碎片化学习方式、大数据个性化推送、名校慕课平台等也孕育了网络虚拟学习环境,这些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支持。

 

上一条:“创新实践,点燃梦想”——上大附中第14届科技艺术节汇演

下一条:【第一线】牵手上海交大,上大附中揭牌开源硬件与创客教育拓展基地